說了兩篇世界疫苗的防治之後,現在來說一篇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。這是福爾摩沙最驕傲的公衛成就,在疫苗的發展史上也有一個空前的桂冠。這個疫苗防治的成功也鼓勵了眾多的科學家,疫苗不只是可以防治疾病,它還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率。是的,這是我們對疾病的戰爭,台灣的「B型肝炎聖戰」。

 

在有案可查日治時代,醫療紀錄就發現台灣的肝癌跟黃疸性肝炎特別多,特別是會造成小孩子的黃疸肝炎流行。那時候的醫生懷疑是ㄧ種傳染性的疾病,不過一直沒辦法純化病原體(後來知道原因,B型肝炎病毒只感染人類、黑猩猩、和長臂猿)。直到1965年,才找到B型肝炎的表面抗原(那時候是從澳洲原住民血清中發現,所以又叫做澳洲抗原),終於有一個標記可以來檢驗台灣的B型肝炎到底有多少病人了。要不要猜猜台灣在民國54B型肝炎的感染率大概是多少嗎?1%5%、還是10%?當時的役男入伍前有抽血檢驗梅毒,台大醫院藉此分析了台灣役男的B型肝炎感染率,高達16.5%(一般台灣的統計都在15-20%之間)。同時,因為有了B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這個標記,也拿來作與肝癌相關的研究。研究團隊利用「公保」的病人,追蹤六年多之後,B型肝炎的病人得到肝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98倍以上。

 

B型肝炎疫苗一開始是怎麼作的呢?在1970年代,由於B型肝炎病毒的特性(B型肝炎病毒只感染人類、黑猩猩、和長臂猿),沒辦法大量培養,醫界用土法煉鋼的方式(把肝炎患者的血清加熱到97度),作出第一支疫苗(真是超低科技的)。所以那個時代的B肝疫苗作法是:取得B肝帶原者血漿,經過各種處理將B肝病毒去活化,仍然保持B肝病毒免疫活性。

 

台灣剛要開始施打B肝疫苗的時候,那時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。【美國人拿台灣小孩當實驗品?台灣小孩是天竺鼠嗎?】這可是那時候的報紙頭條!追蹤當時的史料,B肝疫苗才在國外完成了動物實驗以及初步的有效性實驗,高危險群實驗(醫護人員、血液透析的病人)也才剛完成;小規模的小孩疫苗施打在1978年才實施。當時的畢思理(R. Palmer Beasley)研究團隊,在1980年初就急著想要施打4-6歲台灣的幼稚園小孩,就一個醫師的立場,我也覺得不妥。更何況血漿疫苗的安全性、有沒有符合疫苗試驗的醫學倫理、以及廠商贊助臨床試驗的可信性,這些問題都還要清楚的釐清。1981年巴斯德和默克藥廠終於拿到了法國和美國的銷售執照,台灣的臨床試驗才正式全面啟動。當然,這個臨床試驗非常的成功,而且也很明白的顯示出因為「垂直感染」(母親在生產的時候直接傳染給新生兒)的關係,單單打B肝疫苗是不夠的,還要加上B型肝炎的免疫球蛋白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力。


198311月,行政院正式核定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,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全面的B肝疫苗注射。第一期是高危險群的新生兒(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),19867月是全體新生兒和幼兒,然後是學齡兒童、醫護人員、最後才是成年人。從1984年到1994年,B肝疫苗大約施打了兩千萬劑,台灣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已由10%降至1.7%,而台北市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更降至<1%2007年六歲以下幼兒感染率全台已經低到0.7%

 

除此之外,1997年台大醫學院研究發現,在推行全國性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之後,我國兒童罹患肝癌的發生率已顯著下降。從兒童肝癌發生率的顯著下降暗示著在未來數十年後,台灣及其他施行全國性B型肝炎疫苗接種之地區,肝癌之盛行率將會顯著下降。這篇研究代表人類首度證明,可以利用疫苗來預防癌症。第一個「防癌疫苗」的桂冠,就這樣頒給了福爾摩沙。以目前健保的涵蓋率來說,想要得到確切的B肝和肝癌盛行率應該不是難事,或許數十年之後台灣的肝癌發生率真的會遠低於現在的水準,我正等著看!

 

本文的參考資料來自天下文化的「肝炎聖戰」,把本文當成導讀也未嘗不可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讀一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