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化學課本裡面,篇幅最多、面積最大、也最瑣碎的圖表,如果元素週期表說第二,那第一名一定是從缺的。大家對元素周期表的印象,應該是惡劣到不行,背得要死要活,考完試大概就已經丟到太平洋,發誓再也不會看到那個「有缺角的城牆」一眼。

 

當然,這是台灣科學教育的問題,只急著把知識塞到孩子的腦袋瓜裡,卻不了解囫圇吞棗的結果就是「落賽」。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,他不是用那種學校老師的教法來說週期表,不會要你一開始就背氫、鋰、鈉、鉀、銣、銫、鍅(光背這個鬼玩意,我的化學魂就燃燒殆盡了)。他是從一個又一個的故事,去說明這個元素的特徵,這個元素是如何發現,如何加入元素的週期表;或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,這些元素是如何的互動,如何的和人類產生關係。

 

元素從哪裡來?這還真是大哉問,目前大部分的科學家都相信,在「大霹靂」的十分鐘之後,氫原子就產生了(這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)。其他種的元素呢?就是由夜空中ㄧ閃一閃的星星製造,恆星的核心就是煉金術士夢寐以求的八卦爐(疑?)。恆星儲存的氫是有極限的,用完氫之後就開始使用氦,而氦可以形成的元素就很多了,一直到合成「鐵」為止(因為核融合比鐵還重的元素並不能產生能量,反而要消耗能量)。更重的元素從哪裡來?就來自恆星燒完鐵之後的大爆炸(超新星)。這樣多的元素,才構成了這樣奇妙的世界。所以有句俗話說:「我們都是星星的孩子」,信哉斯言!

 

這本書也提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軼事:史上最偉大的女科學家(別告訴我你不知道她是誰),在老公意外過世之後,曾經跟工作的同事走得非常近,兩人的情書就被同事的老婆交給某小報發表(古早壹週刊),以至於紅顏禍水的名聲不脛而走。根據記載,這位夫人還曾經帶著發螢光的放射性金屬,拜訪一位有名望的男性科學家,她把主人和另一位男性科學家拉近大壁櫥裡,打算獻寶(當然,是放射線金屬)給兩位看。其中一位的老婆很快就來敲壁櫥門,因為夫人的禍水名聲太響亮了,認為他們三人在櫃子裡待太久了。

 

身為一個西醫師,最感興趣的還是這本書裡有關元素藥品以及元素毒物的介紹。少數幾種元素,從古早古早的年代就被當成神祕的藥物,比如說「銀」。貴族家庭的銀製餐具可不只是好看而已,銀離子本身有殺菌的功能,而且對某些毒藥(砒霜)的反應非常的明顯(武俠小說裡的銀針試毒是真的),而現代燙傷藥膏中,銀離子也是重要的主成分。不過,可別把銀拿來吃,銀口服過量的話會使眼睛、皮膚及粘膜染成藍灰色(笑!Avatar?)。

 

說了那樣多好聽的話,還是要說說這本書的缺點。我不知道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哪些人,不過很明顯的,絕對不是一個國中畢業生看得懂的。一點都不誇張的說法是,即使是高中理組畢業,某些所應用到的科學知識,仍然遠遠超過高中範圍,只能把它當故事書看(不過值得稱讚的是,作者已經把那些遠超過一般科學範圍的科技,盡量說的生動易懂了)。除此之外,本書的所有註釋都放到本書的最後,我覺得這個設計爛翻了。或許是為了節省頁數,但是這樣的設計對讀者很不貼心,我必須不斷的翻前翻後來看註釋,打斷我漫遊周期表之夢。

 

扣掉這兩個小小的缺點,這本書還是我看了這樣多的科普書籍中,對於化學的基礎,最能夠讓人了解科學之美,也最能夠讓人一頭栽到故事裡無法自拔的書。且讓我用本書中的ㄧ段話作結:你可以從中找到泡泡、炸彈、金錢、煉金術、政治小手段、歷史、毒藥、罪行以及愛情。甚至還能找到一點科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